互联网的逻辑

前阵子面试,我在12年底到13年中做了百度微购,所以接到了很多和电商相关的职位推荐。深圳多硬件厂商,互联网环境不如北京,看待电商的方式直接却有所局限。在此记录,算是对这两年电商经历的告别。

知乎上有几次被邀,让我评价百度微购,不想回答。它的初衷是以CPS为售卖方式的广告产品,至于为何面目全非,以当时我们团队的力量,不可避免。于是以平台身份对接了众多头部电商,也算把商品、库存、订单、结算、物流摸了一遍,辛苦和无奈只当是献给成长。

我一直说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电子是方式,真和抱有这种想法的传统厂商聊过,才发现“做小了”,在不懂互联网的人眼里,官网/网上商城是渠道之一,认为请个PM把网站改个版,加上自己原本口碑不错的产品,一定能在下个季度创销售额的新高。他们的关注点在硬件产生的利润和互联网产品的服务增值项,并把后者纳为用户体验,重要但不紧急。对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说这很为难,一方面公司战略和产品定位决定了官网/网上商城格局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做过电商的人都知道,产品流程和页面结构的优化能带来1%的销售提升已经很难,远不如运营推广来得直接有效。何况硬件还受限于产能。

互联网在以他们不了解的方式运作,如果仅是将线下卖东西的那一套搬到网上来,将东西卖出去了便以为大功告成,那终会被互联网的浪潮所淹没。

互联网的逻辑,是用“免费”邀请很多人来玩,圈定了用户群,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想法定义产品和服务,不盲从听到的声音,用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该怎么做。看中的是某个未曾满足的细分领域,将碎片化的场景和琐碎的行为聚集,以点发力,目标是平台,幻想成为入口。不是迷恋“平台”“入口”这两个词的光环,而是向往占据各入口的巨头们躺着赚钱的方式。

赚钱方式不外乎3种,一种是广告,一种是增值产品,还有种是卖东西,哪一种都离不开大用户量。广告算是客户向的收费产品,核心是通过免费的服务吸引到“客户”想要的那部分人,用户是基础,有了用户客户才会来,典型例子是百度的广告。增值产品可以参考QQ的各种钻,为用户提供有限的免费服务,筛选出愿意为更多服务付费的用户并吸引他们升级。卖东西是最传统的方式,像电商、互联网金融,分别卖的是实物和虚拟产品,看中的也是网络聚集用户的力量。

用“小米和传统手机对比”或“小米乐视与传统电视厂商对比”特别能说明这个问题。在传统厂商沉浸在标榜各类看不懂的参数,定价越来越高时,互联网企业的横空出世,确实告诉了他们一种新的玩法。将硬件的利润压低,通过看电影玩游戏等服务收取用户的费用,通过广告收取客户的费用,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这也逼得许多硬件厂商降低了原有定价,匆匆忙忙地成立互联网事业部和电商部门,期待通过挖人改变现有格局。聊过后发现他们多半关注点还在“官方发售”“饥饿营销”上,没理解互联网真正的玩法。

这里我不得不抛出所谓的“基因论”,同一件事,依赖于公司的资源、产品的定位和做事的人,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学是很难了,特别在互联网圈,各领域几乎都是一家独大,老二的市场份额都相距甚远,这真是产品设计和技术实现上的原因吗,很多还是得追溯回背景和当时的趋势。

硬件企业有它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对互联网企业恰好是壁垒。真的该向互联网转型吗?我持保留意见,但需要拥抱互联网是无疑的,大势所趋。

回看2年前写的《传统企业电商路上的困惑》,还是太技术层面了。2年时间,互联网已天翻地覆,传统企业还在那几个问题上徘徊不前。

跳出所做的项目本身,和其他领域的人聊聊,倒是个审视和梳理的过程。

 

互联网的逻辑》上有5个想法

  1. 写的太好了,我有一点不太理解,互联网难道不就是一个渠道(placement)么?小米乐视盒子不也是挖掘了真正的product(可观看内容的增加以及以往电视节目看不到)才得到了用户么?互联网思维到底如何?他是怎么突破传统的营销概念的?文中所提到跑客户只是销售的层面,还没到营销的概念。

    盼复,谢谢。
    ps:你的空间用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啊?打开速度好快,求推荐~~~~~

    • 主机商用的linode。
      从传统厂商的角度,互联网是渠道,但互联网在用和以往渠道不一样的方式去获取用户和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增强用户粘性,在此基础上再深挖。我认为的互联网思维是“免费”“用户为中心”和“快速迭代”,每人的理解会不同。
      从互联网人的角度,它是趋势,它的商业模式用传统经济无法解释,不再是低买高卖,不再是以销售为目标,所以不属于营销。

      • 谢谢。
        我是不怎么认同互联网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的那一类人。免费的用户到头来不还是要找到最终能赚钱的商业模式么。总不能一直花投资人的钱吧,只是互联网可以凭空开辟一片蓝海战场罢了。
        对了,你以前是百度的员工么?我有个问题,百度的关键词工具现在是不是个人查不了了?有点不人性化啊。。。。

    • “互联网的逻辑,是用“免费”邀请很多人来玩,圈定了用户群,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想法定义产品和服务,不盲从听到的声音,用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该怎么做。”
      免费,大数据分析都是烧大把钱的事,最后砸不砸的出来还不一定。对于小商贩,线下卖东西的那一套搬到网上来其实也算走出一小步。好文,收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