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篇请见:http://www.wangxuntian.com/?p=2722
我会着重说日用品,像一些大件,如婴儿床、婴儿推车、安全座椅、摇篮等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情况准备,还有衣服类的各人审美不同,也不多说。玩具类和食品类的我家宝宝太小,暂未涉及,等到了年岁我有了心得再分享。
如下是我准备的,有些用了觉得值得推荐,还有些未拆封,我会写清楚。
1. 水奶&奶粉
我买的雅培,做功课的过程相当简单,美国常见的就两个牌子:雅培和美赞臣。选择雅培的原因有三:1)听说更利于消化,适合有肠痉挛和腹胀气的宝宝;2)香港美赞臣常缺货,雅培很好买;3)雅培便宜,一罐便宜50多rmb。
确定了这个在医院直接选了雅培,出院前医院会免费提供水奶。水奶的配方貌似更好,用起来也方便,拧开盖安上一次性奶嘴就能喝了,蚕豆宝在刚出生母乳不够的时候都喝的水奶,在美国各大超市很好买,大概1美元/瓶,一瓶59ml。国内没见着卖,由于实在方便加上不限制带上飞机的数量,好多妈妈都背了几十瓶回来,现在我出门还带着。奶粉是后来准备的,没喝几次,现在母乳充足,人肉背回来的两大盒1段(0-6m)的还不知道用不用得上,考虑转。
使用感受:我喝过一次美赞臣的水奶,味道像咖啡,不难喝。喝过一次雅培的配方奶粉,闻起来腥喝起来寡淡。没喝过母乳,前些天试着喂娃冻奶,化冻时的气味直接把我恶心吐了…反正宝宝的味觉和大人不一样,他喝就行。
2. 奶瓶&配件
奶瓶我选的Dr. Brown’s,常见又好买,买了4个120ml的4个250ml的,都是玻璃瓶和塑料奶瓶各两个。我只用过他家和medela,更喜欢Dr. Brown’s,里面的蓝色导管让宝宝吃奶瓶比较不容易胀气,也更容易拍嗝。听说很多宝宝挑奶瓶,我没遇到过。
使用感受:1)玻璃的重,吸奶喂奶都累。但好洗,温奶也快;2)塑料的选择BPA free就好,品牌随意;3)120ml的用不了多久,我家宝宝出月子已经喝130ml了,可以少买点;4)母乳娃买标准口径的奶瓶,吸奶器可以直接用,喝配方奶的建议买宽口径,我准备再买几个宽口径的以后化冻奶和冲奶粉用;5)商家会让你选择同品牌配套的奶瓶刷,我用这款洗medela的奶瓶也一样,所以不需要买太多个;6)奶嘴每个阶段买了4-6个,旧了会换。
3. 安抚奶嘴&牙胶
安抚奶嘴买了两个牌子,MAM和playtex。是否使用安抚奶嘴,书上的说法是可以使用但不要形成依赖。蚕豆宝不爱用,月子里偶尔还能塞进去,现在是直接吐出来。牙胶是Dr. Brown’s套装里送的,也不爱用。
使用感受:安抚奶嘴要备着,宝宝闹腾的时候还是需要的,至于买多少个买哪款真的要看每个宝宝了。
4. 纸尿裤
出生一直用好奇,国内版本和国外不同,感觉国内的更薄更宽大,吸水力还是差点,睡整觉的话会有湿气透出来。回国后买过箱装和袋装的金装好奇,东西完全一样,箱装的更划算。不少人给我推荐花王,据说假货非常多,我觉得这个用得还行又懒得找靠谱的代购,没试过。[update]新尝试了好奇铂金、大王天使和大王维E三款尿布,均在天猫官方旗舰店购买,价格也以此为准,电商水深会便宜些,但看了评价不敢下手。
- 好奇金装M号质量不稳定,不知道是电商真假掺卖还是厂商的品控问题,出现了漏尿和潮湿的状况,棉也不均匀。已弃用。
- 好奇铂金只有袋装版,貌似全韩国进口,觉得和美国买的质量差不多,夜里五小时问题不大,表面稍微有些湿但不会捂屁股。有折扣时2.5元/片。会继续购入。
- 大王维E的M号腰带有塑料质感,不柔和,单价和好奇铂金差不多。我家娃穿上大腿会红,没有尿的时候小鸡鸡都粘粘的,感觉透气性不太好。问天猫客服说是日本进口,外包装袋有中文只是为了说明,可收到的包装袋明明写着南通公司,搞不明白。在两款价格差不多的商品中选了好奇铂金,不再买维E了。
- 大王天使。这款很好,棉超软,吸水也好,就是贵。考虑到价格我只夜里给他用。会继续购入。刚下单买了两包直接减80元,和电商卖的价格差不多了。
- 在找到靠谱渠道后,会继续尝试花王和moony,后续更新。
5. 红屁股膏
许多人说宝宝很容易红屁股,准备的时候不知道哪款好,就把热门的牌子都买了,triple paste最贵。这一罐16oz,近30美元,现在只用过两三次,效果立竿见影,通常护理得当小孩子不容易红屁股,这一罐我有种用到天荒地老也用不完的感觉。Eucerin这款网传是最好用的,我看说明里治疗尿布疹的功效写在比较后面,更多是对抗肌肤干燥,可能是这个价位里效果比较好的吧,质感略油。
6. 润肤霜
自己常用kiehl’s,买东西顺道给宝宝捎了一只,质地挺像他家的高保湿面霜。婴儿油用了一次,在蚕豆宝洗澡后给他按摩双腿,他很开心,揉搓开来和一些面油的质地类似,算好吸收。
7. 湿疹膏
宝宝在满月时出现了较严重的湿疹,我也有,起初以为是过敏吃了不该吃的食物,于是蛋奶鱼虾全戒,也没有好转。Eucerin这款湿疹膏宝宝可用,涂抹了效果很好,但停了两天会复发,理论上不含激素,还是没敢多用。听我婶婶推荐买了郁美净儿童霜,先涂在了宝宝的背上和脖子上,效果不明显。
后来发现原来起的是热疹,把他的长袖脱掉,自己也没里三层外三层包着,就好了。那时候是5月底,气温30度左右,如果是夏天坐月子的各位,千万别不开空调还长袖长裤,会捂出毛病的。
使用感受:预防更重要,药膏和护肤品尽量少用。我非过敏性体质也没有过过敏的经历,所以很快排除了过敏的可能,如果是过敏体质的宝宝,要去医院检查,听医生的建议。
8. 婴儿洗护
网上推荐的洗护是California baby,我嫌太重懒得背,回国买的贝亲。平时都用清水洗,每周末用一次沐浴露,洗发水用的更少。我不喜欢贝亲的香味,觉得很人工,不过也没有入新的,最近在用这款洗发水洗我的化妆刷。
美国医生推荐的是Cetaphil的cleanser和lotion,两款我都用过。cleanser无色无味属于无泡型洁面,以前春秋换季时会备着,孕期也用过一瓶,不过看它的成分表会让你惊到,它用的是SLS起泡剂,哪里温和了,不懂为何皮肤科医生会推荐,我不打算给我宝宝用。lotion的话我觉得油,吸收不太好,还巨大一瓶,使用感不愉悦。
9. 卫生用品
棉球和细棉签是贝亲,正常款棉签是我自己的,没特意给宝宝买。这几样我都很少用,棉球在他长湿疹的时候用过几个,棉签擦红屁股膏或者挖耳朵。湿巾在家不用,屁股脏了我会用水冲洗再用软毛巾吸干,只有外出拉大便不方便冲水时,才用温水将湿巾打湿,给他擦干净。
10. 洗鼻剂+吸鼻器
小宝宝不会打喷嚏和擤鼻涕,鼻屎经常堵着让他呼吸吃力。洗鼻剂就是生理盐水,用来软化鼻屎,一瓶可以用很久,绿色的吸鼻器是医院给的,可用来吸鼻屎和口里的异物,以后宝宝感冒时也能用得着。
使用感受:必备,月子里几乎隔一天就要帮他吸一次鼻子,现在每周也要清理一次。用棉签很容易把宝宝鼻孔捅大而且棉絮容易进去,也有推荐用纸巾卷成条塞进宝宝鼻孔把鼻屎拽出来,我试过他会超不开心,一直躲闪。所以买一个吧,这个我觉得必备。
11. 防蚊喷雾+防蚊膏
专门给宝宝使用,纯有机。badger这款我觉得很好闻,是柠檬草那类香料的味道,防蚊长达四小时,出门我会把喷雾喷在婴儿车上,随身带香膏,但家里老人很不喜欢这个味道,认为很刺激,所以这款我不知道怎么说。
当时在药店随手买了其他两款用于缓解蚊虫叮咬和烫伤的药膏,回来看说明才注意写的很明确是2岁以下婴儿禁用,所以各位妈妈还是不要把成人的花露水风油精涂在宝宝身上。
12. 婴儿指甲剪
国外有个叫zoli的指甲剪品牌,说是磨指甲不容易伤到婴儿,我在实体店没见着,也有说月子里宝宝指甲软不适合磨的方式,还是要剪。刚开始不敢给宝宝剪指甲,现在觉得仔细一点还好。这款贝亲挺好用,不过老实说卖五六十元我没发现和大人的指甲剪有什么区别。
13. 婴儿牙刷
还未开始使用。现在是用纱布,剪成小条卷在自己手上,用温水打湿,帮他清洁口腔,不过老忘。
14. 耳温计
braun的基本款,大人小孩都能用,家中备一个。
15. 奶瓶消毒锅
最开始用了锅煮的方式,有时候省事用开水烫,挺麻烦。还在犹豫买不买的时候,一个朋友说她家宝宝得了鹅口疮,医生说开水烫不行,于是迅速入了个,不到300元。
使用感受:方便,安心。温奶器朋友送了我个,倒没用,就把奶瓶放在60度左右的温水里,也很方便。觉得消毒锅还是该买,温奶器的钱可以省。
16. 维生素D滴剂
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日要摄取400IU的VD,出生后15天开始补充。混合喂养和奶粉喂养的宝宝要参考奶粉里的VD含量,把剩下的部分补足。VD很多品牌都有,我买的Ddrops。国内补充VD的方式是吃鱼肝油和伊可新,维生素D和维生素A一起补,有维生素A过量中毒的案例。
不管是哪种喂养的宝宝,通常都不需要补充其他的,像中国家长热衷于补钙,完全没必要。至于微量元素缺乏,已经证明无用,卫生部不建议检查了。
使用感受:这个是油状滴剂,几次滴在奶瓶里发现漂浮在上面,可能会有挂杯的问题。我一般直接滴在胸上,也是说明书上建议的使用方法,好像也可以直接滴进宝宝口里。
17. 药品
一个多月的时候,蚕豆宝腹泻,去药店看没有婴儿补液盐,需要自行配比,就让国外的家人准备了些婴儿药品。他们准备了婴儿布洛芬(消炎止痛),婴儿泰诺(感冒),补液盐(腹泻脱水),还未使用。
18. 婴儿纱布
也是朋友推荐我的,简直万能。可以当婴儿包巾,可以在外出喂奶时作为遮挡,也可以搭在婴儿车上防止灯光直射,洗完澡可以用纱布裹住,能垫在床上当枕巾以免吐奶弄脏床单。我买的一set是四条,现在三条换着用。aden anais还有同品牌的围兜和洗澡布,我都买了,比别的品牌好用很多。
使用感受:本来不打算推荐衣物毛毯枕巾这类用品,各家有各自的习惯,但这个确实很好用,强烈推荐试试。其他品牌像carters’也有,也说是muslin棉,手感上还是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