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赴美生子

写在开篇:

1. 我不做咨询,也不做任何月子中心和医院医生的推荐。

2. 赴美生子是个人选择,不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做解释和说明。

3. 这篇不是小白科普贴,想了解的可以去微博关注ada出生在美国

+++++————————————————————+++++

正文。

赴美生子的人群

相对来说经济条件都不错,工薪阶层不多,我绝对算去那边的人里比较穷的。多是二胎,想躲过计划生育(其实被找上了还是躲不掉),也有不少非婚生,小三不鲜见。年龄从十几岁到四十几都有,从事的职业也多样,见到的人里爸爸做IT的比例蛮高的,可能是这一行的人多向往墙外的世界。

赴美生子的可行性

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图》让大家知道同时也误导了这件事。首先,它不违法,所以无需裹紧肚子谎话连篇地进美国;其次,月子中心存在违章,是因为民用住宅不能从事商业活动,但不会出现孕妇需要躲避警察和被抓走的情况;第三,赴美生子90%在洛杉矶,去西雅图怕是连办证手续都要自己忙。

B2签证除开旅游原本就有医疗之用,生孩子也算医疗嘛,何况人家法制国家,不违法就算看你不爽,也不能拿你怎么样。

不过各大中介宣称的“十万元圆你美国梦”就纯扯淡了,像我这种从头到尾DIY,生活条件普通,没有任何特殊医疗状况,也至少准备二十万,买东西另算。

赴美生子的流程

签证——>入境——>联系住处、医生、医院——>生娃——>办证——>回国

1. 签证。

B2,一年内多次往返。如果签证前就打算生孩子,可以实话实说也可以说是旅游。前者的好处,一旦过签完全不用担心后续入境还有家人入境陪同的问题,坏处是拒签率蛮高的,而且真的要条件好,资产证明还有赴美生子的功课都要做到位。说旅游基本不会被拒,后续入境如果决定实话实说心里会小紧张,碰上麻烦的CBP会纠结你签证目的和旅行目的不符,如果不说实话被看出来了有可能被遣返。个别人签证时会碰到签证官问是不是去生孩子,你回答不是签证官可能会做记录,再想诚实入境多会被盘问。

2. 入境。

我选择了实话实说,很顺利,CBP问的问题全在准备之中,也建议大家这么做。

CBP的官方回复中有针对孕妇入境的回答,他们担心:1)用白卡福利;2)赖着不走。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材料。

分享一下我准备的。整体预算(分项表格)、携带资金和信用卡额度说明、医生医院情况、回程机票电子票号、美官方的孕妇入境说明答疑、酒店预订单(月子中心老板不愿写她的地址,所以订了三天酒店,入境后取消)。

3. 联系住处、医生、医院。

住处就是民宿或者月子中心,区别在于包不包饭,送不送产检。我一人待产,选了月子中心,有点后悔,吃饭上挺吃亏。地点在罗兰岗,附近的中餐厅价格便宜味道不错,中国超市买东西也很方便,如果有老公或父母陪同,住民宿请月嫂生活质量会提高好几个档次。不要担心父母过去不会英文的问题,那一带用中文也能活得很好。

医院我选的PIH,条件比国内好很多,单人单间,护士很nice,餐食也不错,总体很满意。至于医生,专门写一段吧。

4. 生娃。

如果找华人医生,剖腹产靠谱些,约好时间只要不提前发作问题都不大。顺产,这个太拼人品了,算不好发作时间,如果找的医生有其他预约好的剖腹产病人,会有点麻烦(这个几乎是必然的),一定做好自己生的准备。

5. 办证。

200美元服务到家,除了申请护照那一天需要爸爸妈妈带宝宝出门,其他办证人员全权受理。爸爸不在的也可以通过公证的方式解决。

6. 回国

护照号出来就可以买婴儿票了,记得预定婴儿摇篮。国航是四个婴儿摇篮,经济舱3+商务舱1,抢得挺厉害,要提前2-7天打电话,当天还要尽早办理值机。我坐的国泰,走的香港,特选经济舱有一个婴儿摇篮,位置宽敞些,餐食和商务舱一致,还不错。

五大华人医生

终于说到痛处了!不要选五大华人医生!别以为台湾医生会更负责!

我选的是去年今年都出了事的那位(这么说应该知道是谁了吧),先前听说他出事的案例觉得是运气不好,等自己躺产床上才发现,态度问题注定了这些悲剧。对他来说,生孩子是流水线,剖腹产的半小时,顺产的开了十指才会到。

我入产房是凌晨两点开了五指,不久开了六指打了无痛麻醉,护士说我中午前能生,但我一直等医生等到下午六点,期间直挺挺地躺产床上,没吃没睡。早上十一点开完九指半,娃的头离宫口只有2cm了,真的是憋着,到下午两点左右憋不住了,叫着让护士给医生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来,他说有其他的病人说我打扰他坐门诊了,还出现了要其他医生给我上镇静剂或是麻醉的狗血剧情。最后是我故意说出血挺多的怎么办(他之前两次事故产妇死因都是大出血),他才来,来了还很生气地讲出血量哪里多…最后看报告出血量是500cc,产程近20个小时,生的过程两个多小时。

同月子中心另外两个顺产妈妈选了一位老医生,七十多岁的那个,一个二胎妈妈在医生没来时娃都出来了,直接撕裂,还有一个头胎妈妈开八指了,医生觉得头胎没那么快还去剖了一个,等来的时候孩子头都出来了。不过许多找他的剖腹产妈妈都很满意,说又快刀口缝得又好,态度也好,慈眉善目的。前几天在微博看到说他退休了,所以再去的妈妈又少了个选择。

另一个广告做的很多五十多岁据说爱迟到的医生,我问过一个他的病人。我问“他怎么样啊”,那姑娘说“挺好的,我就见过他两次,产检一次,生一次。”我问“那技术怎么样”,她说“挺好的啊,我在顺的时候他还去剖了俩……”自问没那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就没选他。

另两位不了解,不评论。我的观点是和月子中心合作的医生都很忙,病人多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如果有下次,我一定会选白人医生。

宫缩和无痛分娩

直到快生了我才知道什么是宫缩。幸好发作前一天和外婆通电话,她告诉我就像肚子痛要大便,去厕所又拉不出来。嗯,就这个感觉。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美国的医院去早了不收或者多交钱,PIH是一天1500美金,去晚了自己危险。记得1-5-1就行了,意思是每次疼1分钟,间隔5分钟一次,持续一个小时,就该去了。

无痛分娩要不要打?看个人了。我专门问过国内相熟的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生孩子的麻醉剂量不会对婴儿有影响,国内之所以未广泛使用,很大程度是麻醉师的人员和技术跟不上。至于我,再选的话一定不会打,之前看书时知道有人会对麻药有反应,没想到我就是,全身止不住地颤抖了两三个小时。我打麻醉时开六指,说实话不太痛,护士当时要我按1-10给疼痛度打分,我说2到3分吧,属于面不改色正常走路还在给老公打电话的状态。决定做得匆忙,护士说再不打就没法打了,老公说打吧少受点罪,实际上麻药直接延缓了产程,人不能动导致全身酸痛,而且最亏的是,我等医生等太久,开十指和生的时候(同时进行)麻药早已用完,所以最痛的时候还是自己扛。产后我觉得背痛大于伤口痛,更别说直到现在,插导尿管的尿道口都隐隐难受。但如果你对疼痛的耐受力很差,开两指都疼得嗷嗷叫,那还是尽早打吧。

想说的话

已经有好几个朋友问过我这件事了,我给的意见都一样,女方是独立的姑娘加自己想去,没问题,如果是男方希望,女方不愿意,请不要勉强。

自始至终,老公都没有劝过我,他一直说“毕竟吃苦的是你”,我爸妈坚决反对,说“生孩子难产的不少,万一大出血怎么办”。我犹豫过,可某天醒来觉得不这么做会后悔,加上时机真的很好,正好离职了没有请假的问题,手里又有签证,年纪不大身体不错,没有理由不试试。

待产时心理状态挺好,看看书看看电影,许多的时间在睡觉,每周出去三四次,逛逛街吃个饭,几个孕妇聊聊天。工作时挺向往这种悠闲的生活,好不容易有机会了还挺享受。吃饭上条件有限,自己买了小炖锅,常煮点糖水汤羹补充营养,每周还约人出去改善伙食,中间有一阵饭实在难以下咽,和老板交涉要求换了厨师。朋友问我孕期有没情绪低落或者很容易发脾气,我想说都是待产妈妈,我跟谁发脾气啊。

转折点在“生”。提前一周突然发作,还是半夜,约好的保姆走不开,我自己拎上待产包,打电话给老板要她送我去医院,老板在护士开始检查时就走了,老公当时还没有上飞机。那时就知道老公肯定赶不上了,我倒是挺淡定,他急得赶紧给老板打电话让马上找护工陪产。生其实也还好,痛是肯定的,不至于不能忍,再说也就痛那么几个小时。然后,苦难的日子开始了……

果真如其他妈妈所说,怀孕、生、养的难度依次递增。老公呆了十天,幸好那十天有他在,产后第二天出院,第三天他带着娃去儿科医生那复诊,第五天我们一起带娃去办护照,第七天去买婴儿车,之后去医院拿账单,带宝宝做听力检查,走之前打疫苗,都是自己了。中国的习俗是月子里不出门要静卧,我不得不出门了好多趟,加上那阵子宝宝多(四个宝宝一个月嫂),月嫂忙不过来,又怕娃吃苦,老抱过来自己带。新妈妈业务不熟练,什么都从头学起,同时被涨奶、起夜折腾着,睡眠严重不足,没几天就腰疼手腕疼,累得直不起身。本身伤口还在恢复,加上喂奶期间月子中心的饭菜分量和营养明显不够,虚汗又一直冒,整个人就看着极速瘦下来。那阵子用挣扎着形容不为过,明显觉得身体日渐无法负荷。有次宝宝怎么都不吸母乳,僵持了几小时,他饿得哭,我也委屈得要命,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大家慎重决定。我不是娇气的姑娘,在某几个时间点也觉得撑不下去。当然,如果老公/家人能全程陪产,至少生之前陪到坐完月子一起回家,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可像我这样提前发作导致一系列行程变更,谁又算得到呢。

好在安全回家,宝宝和我都很健康,明天他就满两个月了,日子真快啊。

 

 

亲历赴美生子》上有4个想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