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因,上周开始研究Google MCC,即My Client Center——“我的客户中心”。
简要说来,就是一个方便管理多个Adwords的工具。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见:
https://adwords.google.com/support/aw/bin/topic.py?hl=zh-Hans&topic=22064
不过MCC并非今天要说的主题,想讲的是在使用和学习过程中对Google产品设计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从首页窥探全貌
【图1】Google MCC
【图2】Google Reader
【图3】Gmail
1. Google的产品版式相对固定,遵循视觉设计的一致性
对于一个拥有众多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高度统一的设计理念就像品牌形象一样深入人心。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各产品都有些经典的设计样式,Google的设计是否经典,不好说,但不可否认,很多公司照抄了这种设计。左侧是产品LOGO、介绍,右侧是浅蓝色底的登陆框。
用户能迅速找到想要的东西,熟悉而统一的版式更利于人们接受。
2. 左上角的产品LOGO下用寥寥数语点明了产品的功能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对着一个新产品,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它是干嘛的。
在《由百付宝看国内网站的一些小问题》中,我第一条就提到:该网站是做什么的?国内大多数产品设计都有这个毛病,花里胡哨的一大堆,却始终未突出关键词句。
在项目沟通时也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很多PM噼里啪啦说了背景、各种想法、想实现的功能,可我就愣是没明白这产品有什么用?为了解决谁的什么问题?为啥催得这么急?反正人人都觉得自己的项目最重要。
下图是MCC的中文版,一句话说明了MCC的作用和服务对象,后三条是带给用户的看得见的好处。
因为知道要吸引谁,所以句句直指“痛点”。
我们的产品是有用的,是能吸引你用的,为用户提供有效选择的“引导”。
3. 未注册时即能看到产品全貌,给用户直观印象
图像能强化概念,这在许多心理学和商业书籍中都有提及。
但图像也可能混淆你的用户,所以避免选择会有理解障碍和歧义的图片。【图1】【图2】【图3】都可以窥见产品的概貌,不需要注册后才能略知一二的设计,实在很贴心。
二、随处可见的帮助
之前写过一个项目的使用手册,写得那是呕心沥血。难点就在于我无法准确模拟出用户的使用路径,不知道人家哪里不明白会在哪里卡壳。只有什么都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按钮的功能,写得异常苦闷。
前些时研究百度网盟,在support.baidu.com上学习了好几天,等注册了真实账号,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界面都不同了……文档也不知是多久前的……
所以看Google MCC的帮助时很惊喜。
1. 层次分明、指导性强的文字介绍
2. 会在细节处写明,新旧版的差别。为什么新版要这样做,解决了旧版的哪些问题
在每一步给出合理的解释,使用户感觉可信和人性化。
3. 小问号
国外的大多数网站都有小问号,鼠标移到问号处会有详细的解释。国内网站却少有这样。不用重新打开或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4. Adwords帮助中心反馈问卷调查
收到Google的邮件,调查内容包括:总体满意度、访问目的、是否解决了问题、为了查找哪些信息、是否找到了所需的信息、并对页面进行评价。
评价的页面维度有三个:信息是否有用,是否清楚易懂,信息量的多少。最后是补充信息,意见或建议。
由此能明确得知Google的关注点:有用、易懂、丰富。
三、其他产品设计亮点
1. 注册“我的客户中心”时,在第二步“设置一般信息”中
通过设置该选项,可以将拥有多账号的大客户和SEM/代理商区分开,客户类型不同,权限和管辖关系也会不同。
2. MCC用户可以一次对多个所管理账户执行报告,或将我的客户中心视图下载到 .csv文件中。点击表格中任意报告所对应的“立即生成”链接即可下载。旧版的Google MCC是将报告作为附件发送,但这样有时会给超大型的账户带来麻烦,附件可能尺寸过大导致电子邮件收件箱无法容纳。所以Google新版的报告电子邮件改为提供指向相应报告的链接,而不再将报告添加为附件。
3. 从“我的客户中心”账户创建并链接Adwords账户。但开通Adwords的步骤中,要先输入客户的结算信息并制作广告系列,才能启用新的账户。在MCC中开通,可以避免新Adwords账号绑定MCC的麻烦,通过限制新账户启用的条件,又避免了无效广告账户的产生。
4. 通过标签,可以将客户账户归类整理为多个有意义的组,一边轻松便捷地从中找出重要的账户。标签可以根据日常MCC活动、行业、账户负责人对账户进行分组,也可以标记为“重要“”无效“等。给MCC用户提供最大的使用上的便捷。
5. 搜索多个账户的内容。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出涉及某个字词或词组的所有地方,搜索后可以直接访问子账户特定广告系列、关键字等。如,搜索“情人节“,会展示所有广告系列、广告组、关键字等,当情人节过后,需尽快暂停其投放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避免逐个暂停修改和遗漏。
6. 可以通过“创建类似报告“链接,根据过去生成的报告创建,也可以将报告保存为模板,安排定期生成报告等。
+++++——————————————————————————————————+++++
Google的用户体验设计师Jon Wiley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的Google的10大设计原则。
- 1. 有用(Useful):以用户为焦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梦想。
- 2. 快速(Fast):争取节省每一个毫秒。
- 3. 简单(Simple):简洁就是力量。
- 4. 魅力(Engaging):能够唤起新手的好奇心,能够吸引资深用户。
- 5. 革新(Innovative):勇于创新。
- 6. 通用(Universal):全世界适用的设计。
- 7. 盈利(Profitable):为现行的和将来的商业模式做好安排。
- 8. 优美(Beautiful):外观具有视觉愉悦性,但是不会令用户分心。
- 9. 可信(Trustworthy):值得用户信赖。
- 10. 人性(Personable):加入人性化因素。
如果每个设计师都能在产品设计上多多考虑这十个因素,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就不会总被当作反面教材啦。
先恭喜这篇终于出炉了!
google的商业产品设计方便确实老道得很多~~
~~既有用户产品的简洁细腻,又有商业产品的引导+专业~~
若将其产品意识和自身localization的优势做很好的结合,并且有很好运营~~~也会很优秀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