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奇艺&搜狐高清

近日,中国互联网是风起云涌,暗战迭生。有3Q大战在前,紧随着百度和盛大又闹腾起来,张朝阳还表示:“中国互联网只是七巨头之间的战争,决战时刻已到。”种种迹象,不由联想起战国时七国割据,各有一方水土,却终被秦所灭的历史,不知又会是谁吃到“合纵连横”的苦果。

呐~今天说的是另一场口水战,对战双方是奇艺&搜狐高清。

相同点:正版高清,都宣称自己是该领域的No.1

今年四月,奇艺内测,页面像极Hulu,影片清晰,观影感受良好。之后《三国》在奇艺上强势主打,我每天十二点等着更新,看完两集才睡觉。搜狐高清是在追《Lost》时的意外发现,《Gossip Girl》和《The Big bang》也有,于是安心追着。最近网易又冒了出来,公开课做得很不错,刚听完《幸福课》的第一节,如果能有人翻译《计算机原理》,我会很开心。

一、统计数据会说谎

借用一本畅销书书名。

1、奇艺刚公布数据:10月份视频用户达到8600万,接近9000万,占视频网民1/3的数量。数据来源:Millward Brown。

可Millward Brown不买账,公开在其网站发表声明,“在2010年与某知名视频网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流量监测以及视频播放时长监测的研究服务。该研究服务仅包括该网站,不包括任何其他视频网站,无法提供对比性信息。”另外,“因某些原因,近日在某些媒体的报道中存在对Millward Brown 品牌引用,监测数据解读方面的偏差。Millward Brown不承担因此带来的任何后果,并正在积极要求相关方对内容进行修正。”

2、再来看comScore的数据:

comScore的数据来源于网络运营商,而不是像Alexa或者艾瑞之类的工具条。有访问就会有对应的dns解析,所以comScore的数据较权威。

搜狐新闻稿:根据全球知名互联网流量监测分析机构comScore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衡量视频网站价值的视频播放量(VV)这项关键指标上,搜狐视频稳居长视频行业第一,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奇艺新闻稿:全球知名互联网流量监测分析机构comScore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奇艺的用户月度观看总时长和用户月度平均观看时长高居行业第一,其中,每个用户平均在奇艺的月度消费时间高达326.3分钟,远高于行业其他视频网站。

都说自己是第一,实际呢?还是援引comScore的数据。

“人均浏览时长,奇艺是326.3分钟,搜狐只有151.1分钟。”

“过去四个月奇艺由于百度搜索引擎推广,“被动”用户增长连续翻番,奇艺9月份的用户数终于“攀升”到中国视频行业用户规模第9的位置,排在激动网之后,月度覆盖用户数仅为1490万,而且有92%,超过1300万左右是由百度搜索引擎带来,意味着奇艺每月主动登陆用户有可能不足百万。”

在comScore上找了找,并未看到报告原文,所以不能得知国内媒体所说孰真孰假。不论真相如何,正如《统计数据会说谎》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数据是用来利用的。

二、广告市场这块大蛋糕

艾瑞最近的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可达131亿元。Hulu以1%的流量获美国33%视频广告市场,让Youtube望其项背。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如此激烈的口水战也不足为奇了。

想起前不久看的一本书《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里有三个重要的结论:

  • 没有企业能永远卓越,也没有任何行业能永远杰出
  • 哪些做法有正面的效用,就系统的复制这些做法,才是聪明的效用
  • 在所有聪明的策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蓝色海洋

市场本来就不是恒久不变的,现代企业往往只顾着如何打败对手,这会陷入以竞争为本位的红海战略时代。在红海中,获利成长越来越难,产品往往沦为大宗化的标准商品,供大于求,必须时时刻刻超越对手才能生存;而在蓝海中,竞争没有意义,因为游戏规则根本没有成型。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扩展现有的产业疆土,才能拥有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苹果的一系列产品,swatch手表都是好例子。Hulu也一样,没人想到它会在上线仅一个月后,就挤掉了Google Video进入全美视频网站十强,更没人想到它会第一年就盈利,这在互联网是个奇迹。

奇艺在复制Hulu模式的时候,把Hulu的细节也复制了过来,比如直接在网页播放而无需下载任何播放器,比如开灯关灯,比如可以接着上次的观看点继续播放,体验感受远远好于其他视频网站。反观搜狐,令人讨厌的弹窗和围满播放窗口的广告,再加巨大的banner,非常刺眼。

虽然能理解他们的无奈,仍会感到惋惜。刚入职的时候我问别人,在百度搜“京郊旅游”,搜索结果第一页全是广告,那时人家很淡定地看我一眼说:“我们做的是商业产品不是用户产品。”我花了很长时间琢磨这个问题,在看了陈年的访谈后,我突然明白,用户体验和营收并不矛盾。无论商业产品还是用户产品,决定你生死的不是口水战的输赢,也不是养着你的广告主,而是电脑屏幕前选择你的用户。多增加几个广告位,收入就会上去了吗?满眼的广告,就会提高人家的点击几率了吗?

想起曾看到如下搜索结果时的难过,每一个了解搜索引擎的人,都会难过吧。

看看Hulu,从创立初就一直坚持少量广告的路线,少而精,不但让网站更吸引人,也能收取更高的广告费。

据统计,广告商在Hulu投放广告后,其品牌认知度上升了1.2%,而品牌美誉度则上升了8.9%,同时数据还显示有28%的用户在观看广告后增加了购买意愿,这显然是广告商乐意看到的。更重要的是,93%的受访者称,这一网站在播放影片时提供了“合适的广告”,76%的受访者表示,Hulu播放的广告量比较适中并不影响他们的观看,甚至有17%的用户承认网站播放的广告比他们预计的还少。而在Hulu新的设计中,用户还可以选择广告种类、广告播放方式,还鼓励用户为他们观看的广告投票。他们并没有增加广告数量的打算,营收却节节攀升。能精准展现的广告,谁不愿意多花点钱呢?

与其播放数量众多但却令人生厌的广告,还不如多提供点精品。希望这样的做法,能给无数以广告为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启发吧。

暗战:奇艺&搜狐高清》上有4个想法

  1. 展现过多广告这个问题,要么被竞争对手踩的鼻青脸肿以后知道要改,要么就是哪个高层愿意赌上自己的前程出来搏一把。指望干活的人来减少广告数量,是很难滴。

    • 其实每个干活的人,都是有理想的。
      因为做不到,理想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技术贴才是写blog的初衷,响应少没关系,自己在写的时候也在学习,蛮好的。
      yy是生活的乐趣,作为点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