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末,我在等待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有点焦急,因为周先生这次的停留期只有不到20天,时间已经过半,临近预产期,并没有发动的迹象。申请延期停留和入境墨西哥再折返的可行性均不高,只能祈祷说,希望接下来的这些天,小宝宝能让爸爸看到她的出生。
这件事大过了全年发生的一切,唯愿平安。
再次来到洛杉矶,和蚕豆分开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时间,非常想念。小家伙什么都懂,知道妈妈在美国,妈妈要生妹妹,也知道不吵不闹,每天和我视频。只是我们走的第一周,他在家问奶奶:“爸爸妈妈还回来吗?”等到爸爸回家了每天粘着,天天说着“Daddy, I love you so much”,甜得腻人。情绪虽有起伏,仍是个开心的萌娃。
上了幼儿园,本来想专门写一篇,写国际学校的理念,写这几个月作为家长的体会,终归是太庞大的体系。那耳目一新的感受,多到不知从何落笔。很庆幸在弯路后选对了,能看到儿子在习惯、自理、运动、情绪控制、社交、语言,全方位的进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和学校的workshop,自己也在学习在整理,更在反省。越来越看开,成长是个螺旋形,没有一蹴而就,那些重复的往返的必然发生,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一样。可以认真,但不要苛求。可以有所计划,但不要太过执着和勉强。
工作上,怀孕了难免被“偏见”对待,被问得最多的,是“是否还会继续工作”。其实挺希望大家能关注已有的成绩,排除“孕期”这个状况,客观地用结果来衡量的。毕竟PM作为生产工具,产能和效率的提高显而易见。而“有娃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个问题,我也早给过回答,“把原来所有的个人闲暇娱乐时间都投进去,一半给工作,一半给娃”,如此,便是职场妈妈的辛苦所在了。我不会放弃工作,特别是知道二胎是女宝后,我想以身作则地告诉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她独立而努力,不需要依附和取悦任何人,“自己赚钱随便花”真的是挺有快感的事。
身体原因,已不能久坐,匆匆结尾吧。
马上,我就要进入“一家四口”的状态,这让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很期待。明知道迎来的2018一定会鸡飞狗跳,无序而混乱,也难以掩盖喜悦和兴奋,这才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家庭结构啊。
想对现在和未来的自己说的,“Take it easy. Everything will be OK soon.”
惯例来张全家福。安心等待小女儿的出生。